波希米亞之旅(行前神遊) Bohemia tour ( Pre roam )

俯瞰布拉格01

中世紀寶石布拉格01

地理

『波希米亞(bohemia)』是捷克西部地區舊稱。原是日爾曼語對於捷克區的稱呼。廣義指捷克區全部。狹義僅指今南、北摩拉維亞兩州以外的捷克區。波希米亞覆蓋包括首都布拉格在內的捷克中西部大片土地,面積約52,750平方公里,與東部的摩拉維亞地區共同構成現今的捷克版圖。

波希米亞高地位於今捷克及斯洛伐克的波希米亞地區,多森林,面積約158,000平方公里,海拔1,602公尺。西南部為波希米亞森林,由奧赫熱河上遊河谷至奧地利境內的多瑙河河谷,呈西北—東南分佈,海拔3,500英尺,主要為針葉林和落葉林。

歷史

『波希米亞』這個名稱最早來源於『波希人Boii,是公元前1世紀羅馬帝國時期當地凱爾特人部落的名稱。後來公元1世紀日爾曼人佔據了此地,但這個名字卻留了下來。西元5世紀,從東部遷來的斯拉夫人建起波希米亞王國並繁衍出燦爛的文化(白、紅兩色是古老的波希米亞王國的傳統色),全世界第一個整座城市被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百塔之城』布拉格就是這一時期的傑出代表。之後數百年,波希米亞一直在日耳曼人及斯拉夫人之間掙扎擺盪。

布拉格百塔之城01 

7世紀,波希米亞曾經一度成為日爾曼薩摩王朝的一部分。8世紀末,波希米亞地區的布拉格誕生了普謝米斯爾王朝。9世紀普謝米斯爾王朝納入大摩拉維亞帝國。10世紀起,摩拉維亞帝國沒落,在日爾曼人和波蘭人的夾縫中,普謝米斯爾家族苦心經營。11世紀,拉夫一世成為波希米亞第一任基督教君主瓦茨拉夫二世(vlafislavⅡ)於1085年正式稱王,1182年,反擴摩拉維亞為波希米亞王國的疆土,大約一百年後,波希米亞王國曾經壯大到包括現在奧地利甚至匈牙利,成為當時中歐最強大的王國之一。

13世紀,由於日耳曼人為主的神聖羅馬帝國的強大,普謝米斯爾王朝完結後,波希米亞由日耳曼裔貴族盧森堡王朝統治,14世紀,盧森堡王朝的查理四世在1355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四世的母親是布拉格人,他自己大半生也居住在布拉格,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首府,中歐最古老的查理大學也在此創設,在近年的民意調查中,查理四世仍然當選為最偉大的捷克人。後來波希米亞王族絕後,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以外戚身分繼承波希米亞王位。

布拉格查理大橋01 

15世紀,由於波希米亞信基督新教,而哈布斯堡家族所信的是天主教。因此,哈布斯堡家族的王位繼承權被受挑戰。1415年,神聖羅馬帝國藩國波希米亞的宗教改革家查理大學校長揚胡斯在康斯坦茨宗教會議中被羅馬教廷判決為異端並以火刑處死後,引起支持胡斯的地方貴族及民眾對教廷激烈抗議,最後教廷對波希米亞發佈「禁行聖事」的處罰禁令。1419年,在波希米亞國王瓦茨拉夫四世斡旋下,終於讓禁令解除,然而原本以胡斯信徒為主的布拉格市議會卻遭到解散,還有人被逮捕,代之而起的是以天主教為主的新市議會。

胡斯信徒非常憤怒,同年7月30日,部份激進的胡斯信徒在神父揚.柴利夫斯基的率領下走上街頭示威遊行,人潮聚集至新市政廳前的查理廣場,要求釋放被逮捕的胡斯信徒。隨著遊行群眾情緒的高漲,也益發激起反胡斯派的不滿,突然有人由市政大廳的窗口向胡斯信徒丟擲石塊,立刻引爆了一觸即發的情勢。狂怒的激進份子衝進新市政廳,在群眾的鼓譟煽動下,活活地將市長及市議員共7人自新市政廳的窗戶扔向樓下一大群手持長矛的抗議者,此即為『布拉格第一次扔出窗外事件』。之後暴動更加激烈,開始攻擊天主教教堂及相關人物,導致神聖羅馬帝國出兵鎮壓,胡斯信徒也全面叛亂,引發長達15年的胡斯戰爭。誕生于布拉格的宗教改革家揚.胡斯是後來馬丁.路德宗教改革運動的先驅,胡斯塑像今天就矗立在布拉格舊城廣場中心,每日遊人如織。

布拉格聖維特大教堂01 

胡斯戰爭後,主張溫和改革政策的『聖杯派』統治波希米亞,後傳位給波蘭王。波希米亞於1526年併入神聖羅馬帝國,自那時起,波希米亞國王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兼任,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哈布斯堡家族直接入主波希米亞王國將近四百年。自16世紀發生宗教改革運動,德意志諸侯一些支持天主教,一些諸侯則支持宗教改革,支持新教與支持天主教的諸侯相互對立,在長期鬥爭期間曾幾度兵戎相見。德意志支持新教的諸侯在1531年組成了施馬爾卡爾登聯盟(Schmalkaldischer Bund),反對皇帝和天主教諸侯。但其後在1547年,施馬爾卡爾登聯盟被查理五世所瓦解。

1550年,查理五世頒布《血腥詔令》嚴禁任何人刊印、抄寫、持有、保藏、出售、購買、散發所謂異端創始人、偽傳教師的文集,更對再洗禮派進行鎮壓。為擴張世俗皇權的詔令引起教宗和天主教諸侯的不安,故天主教諸侯們組成了反皇帝同盟;而在北方的路德宗諸侯也積極備戰,藉此反對皇帝干涉宗教信仰。結果查理五世戰敗,在1555年9月25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由其弟斐迪南代行被迫與德意志新教諸侯在奧格斯堡的帝國會議簽訂《奧格斯堡和約》,該和約提出「教隨國立」的原則,暫停了內戰。和約亦是第一次根據法律正式允許路德宗和天主教共存於德意志。

由於哈布斯堡君主簽署奧格斯堡宗教和約,授與波希米亞人宗教自由,這些宗教容忍政策,令哈布斯堡君主一直被選為波希米亞國王。但在1617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提亞斯派遣耶穌會教士進入波希米亞,意圖在波希米亞復興天主教,並任命哈布斯堡皇室的斐迪南二世大公為波希米亞國王。斐迪南是一名狂熱的天主教徒,一改諸先王的作風,對新教採取零容忍政策,他對波希米亞的新教徒進行大規模的迫害,並禁止新教徒的宗教活動,拆毀他們的教堂。

布拉格聖維特大教堂02 

於是在1618年5月23日,波希米亞首都布拉格的新教徒發動起義,衝進布拉格城堡,以侵害宗教自由的罪行將兩名帝國大臣Wilhelm Grav Slavata、Jaroslav Borzita Graf Von Martinicz及一位書記官Philip Fabricius共3人從窗口扔出,此即為『布拉格第二次扔出窗外事件』。三人僥倖墜落堆肥中而未受傷,隨即逃至斐迪南國王處報告造反。1619年新教徒成立臨時政府,由30位成員組成,推舉腓特烈五世為王,宣布波希米亞獨立,引發白山之戰,雖以慘敗告終,但戰後的嚴酷處置卻釀成影響歐洲深遠的三十年戰爭。

為奪回王位,斐迪南決定征服波希米亞,導致三十年戰爭的爆發。三十年戰爭以波希米亞人民反抗奧國哈布斯堡皇室統治為肇始,最後以哈布斯堡皇室戰敗並簽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而告結束。1648年10月24日簽訂的《威斯伐倫和約》重申,1555年的《奧格斯堡和約》繼續有效。三十年戰爭過後,波希米亞一直被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但仍然保持為一獨立王國,擁有自己的政府。

布拉格伏爾塔瓦河畔01 

直至1743年,波希米亞成為奧匈帝國的一個省,德語成為唯一的官方語言。1806年8月6日,著名的奧茨特裏斯戰役(奧匈帝國和俄國聯軍與拿破崙的戰爭)之後,哈布斯堡王朝弗蘭茨二世放棄神聖羅馬帝國帝號,波希米亞王國則自動轉成奧匈帝國轄屬。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匈帝國解散,波希米亞成為東歐新國家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個省。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捷克斯洛伐克成為共產主義國家,1968年爆發『布拉格之春』的改革運動,後因蘇聯軍事介入而被鎮壓。1989年,百萬人民湧進瓦茨拉夫廣場聆聽日後成為捷克總統的拉夫.哈維爾演說,史稱『絲絨革命』。1993年,成為捷克共和國一重要組成部分。

文化意涵

羅姆人(Roma)為起源於印度北部,散居全世界的流浪民族。羅姆人與跟他們有密切關係的辛提人又合稱為「吉普賽人」(Gypsy)。不過,「吉普賽」一詞源於歐洲人對羅姆人起源的誤解,當時歐洲人認為羅姆人來自埃及,於是稱之為「埃及人」,而「吉普賽」是「埃及」(Egypt)的音變。而大多數羅姆人也認為「吉卜賽人」這個名稱有歧視意義,所以並不使用。他們曾自稱是羅馬帝國國民的後裔,所以叫羅姆人。歐洲亦有許多國家稱羅姆人為「茨岡人」(Tziganes)。

談及波希米亞,就不能不提到吉普賽人。15世紀,很多行走世界的吉普賽人都遷移到捷克的波希米亞,所以許多文學作品裏都模糊地界定:波希米亞人就是吉普賽人。之後,他們又以流浪的方式周遊歐洲,依靠手藝無拘無束地謀生。然而好景不長,不信奉上帝的吉普賽人被看作異教徒而遭到歧視,從而開始了他們長達4個世紀的悲慘命運。也正因如此,吉普賽人作為主角頻頻出現在歐洲各國文學作品中。梅裏美筆下可愛執著的卡門(Carmen)和雨果《巴黎聖母院》裏能歌善舞的愛斯梅拉達,都是家喻戶曉的藝術形象。在《巴黎聖母院》音樂劇中,愛斯梅拉達介紹自己身世時唱的那支曲子,名字就是『波希米亞』。她們身上那種縱有苦難也執著無悔的人生態度,讓人充分感受到波希米亞式的迷人性格,也給後人留足了演繹的空間。

布拉格小區01 

雖然波希米亞人是指捷克波希米亞省的當地人,波希米亞人的第二個涵義卻是出現在19世紀的法國。亨利.穆傑(Henri Murger)出版於1845年的短篇故事集《波希米亞人的生活情景》(Scènes de la Vie de Bohème)讓波希米亞人這個詞普及於法國。穆傑小說中的概念為普契尼的歌劇《波希米亞人》(La Bohème,1896年)提供了主題。

波希米亞人這個詞被用來指稱那些希望過著非傳統生活風格的一群藝術家、作家與任何對傳統不抱持幻想的人。這個詞反映了15世紀以來法國人對來自於波希米亞的吉普賽人的觀感。在法國人的想像中,『波希米亞人』會讓他們聯想到四處漂泊的吉普賽人,他們是自外於傳統社會的一群人,不受傳統的束縛,或許還會帶來一些神祕的啟示,可能對他們也有一些太不注重個人衛生的指責意味在

依據1862年《西敏評論》(Westminster Review)的詮釋:『波希米亞』此詞,現今已為廣泛接受為對一種文藝的吉卜賽人的描述,不論說何種語言,不論居哪一城市...一個波希米亞人,便是一個藝術家或知識份子,有意無意地,在生活上和藝術裡脫離世俗常規。這個名詞和不同的藝術或學術社群產生關聯,並且被用來當作以下這些人物、環境或情況的普遍形容詞:在《牛津簡潔字典》中將『波希米亞』定義為「不受社會習俗約束的人,尤以藝術家或作家為甚」;《美國大學辭典》中定義為「一個具有藝術或思維傾向的人,他們生活和行動都不受傳統行為準則的影響」。

布拉格小區02 

保守的美國人經常將波希米亞人和毒品以及自陷貧困連結在一起,然而,過去一個半世紀以來許多最有才華的歐洲與美國文學名家都擁有波希米亞氣質。甚至像巴爾扎克這樣的布爾喬亞作家都會贊同波希米亞主義(bohemianism),儘管大部分的布爾喬亞並非如此。事實上,波希米亞和布爾喬亞(資產階級)常常被視為是相反的團體。上世紀60年代,『波希米亞』一度成為歐洲青年向循規蹈矩的中產階級主流生活挑戰的招牌。不過這種對立關係在大衛.布魯克斯(David Brooks)的《天堂裡的布波族》(Bobos in Paradise)一書中有了和解,該書描述了這兩個團體彼此碰撞的歷史,以及現代波希米亞和布爾喬亞融合在一起之後產稱的一個新興上層知識精英階級——『布爾喬亞波希米亞人』,簡稱為『布波族』。波希米亞在這裏被解釋成追求自我、實現心靈滿足的生活態度

現今,波希米亞的意思是任何你可以便宜地生活與工作,而且行事不落傳統的地方,一個能達到心靈自由的社區。19世紀與20世紀初在許多城市中都有興起過波希米亞社區:德國慕尼黑的施瓦賓區(Schwabing)、法國巴黎的蒙馬特區蒙巴納區(Montparnasse)、美國紐約市的格林威治村、蘇活區舊金山的北灘區(North Beach)以及之後的海特-艾許伯里區(Haight-Ashbury)、英國倫敦的切爾西區(Chelsea)和費茲羅維亞區(Fitzrovia)。現代的波希米亞社區包括有中國的大理、泰國的清萊、尼泊爾的加德滿都、荷蘭的阿姆斯特丹

布拉格舊區天文鐘01 

在捷克語裏,波希米亞人常常是捷克人的同義詞,事實上波希米亞就是捷克民族文化的核心之一,在19、20世紀尤為突出。蜚聲世界的捷克民族作曲家斯梅塔納德佛札克,正是用音樂表達對故鄉波希米亞深沉的熱愛。

波希米亞歷史上是一個多民族的地區,是吉普賽人的聚集地。追求自由的波希米亞人,在浪跡天涯的旅途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活哲學。如今的波希米亞不僅象徵著流蘇、褶皺、大擺裙的流行服飾,更成為自由灑脫、熱情奔放的代名詞。

時尚風潮

到了21世紀初,或許是人們厭倦了工業化冰冷的直線條以及過於嚴謹、精緻的現代生活,時尚舞臺上猛烈吹起了被定義為隨性不羈、溫暖熱烈的波希米亞風:層疊蕾絲、蠟染印花、皮質流蘇、手工細繩結、刺繡和珠串,都是波希米亞風格的經典元素。無領裸肩的棉質短上衣、低胯的疊紗大擺長裙,還有滿是繡花、釘珠、流蘇等繁複裝飾的皮靴、挎包,連續幾季流行於潮流巔峰。

布拉格聖維特大教堂玫瑰窗01 

這種豐富多彩的波希米亞風格,應該歸功於吉普賽人在流浪中善於收集當地特色的做法:亮片、彩石的首飾大概來源於印度;小花邊、多褶大擺裙是斯拉夫和俄羅斯民族的特色;而流蘇和墜飾則可能出自中東的伊朗和北非的摩洛哥。難怪世界各地的服裝設計師沉醉其中,不能自拔。而對於嚮往著波希米亞式自由生活的都市人,『波』式裝扮也確實可以在上班8小時之外讓人輕鬆一下,圓圓自己的『流浪』夢。而作為當今的流行風,這種波希米亞潮流也已經漸漸深入到時尚生活的各個領域,穿衣打扮,髮型配飾,都以波希米亞風為傲。

近幾年我們就會在各種時尚雜誌、國際時裝發佈會上看到『波希米亞風格』。所謂波希米亞風格的主要特徵就是流蘇、塗鴉。因為波希米亞人行走世界,服飾自然就混雜了所經之地各民族的影子:印度的刺繡亮片、西班牙的層疊波浪裙、摩洛哥的露肩肚兜皮流蘇、北非的串珠全都熔為了一爐。令人耳目一新的『異域感』也正符合了當代時裝把各種元素『混搭』的潮流。

布拉格聖維特大教堂玫瑰窗03  

最不易闡述清楚的是現在流行的波希米亞風格服飾。吉普賽人善於收集他們所經過的地區的特色,因此到達歐洲中部時的吉普賽民族風格服飾已經是各種民族風格的雜糅。多褶大擺裙應該是本地的斯拉夫特色,東斯拉夫、後來的俄羅斯也是類似的裝束,各種閃亮的碎片、首飾大概是從印度帶出來的,流蘇和墜飾可能來自于取道中東波斯、北非摩洛哥的那一系人。

吉普賽風格決不能是簡約派的,他們無法去追求一件上好質地的衣物,然後小心翼翼地供起來,他們只能一點一點地添置和補充,從而形成了繁複的風格。他們也無法總是保持衣著光鮮,年輕的吉普賽姑娘喜歡的鮮豔衣裙也總是很快在流浪中變得黯淡破舊,但是他們會想辦法讓這些舊衣服看起來盡可能地美。這是這些人的真實狀況,是現代社會裏的人無法複製和模仿的美,現在的波希米亞風格算是個什麼呢?

波希米亞風格的裝扮,在總體感覺上靠近畢卡索的晦澀的抽象畫和斑駁陳舊的中世紀宗教油畫,還有迷綜錯亂的天然大理石花紋,雜蕪、淩亂而又驚心動魄。暗灰、深藍、黑色、大紅、桔紅、玫瑰紅,還有網路上風行一氣的“玫瑰灰”便是這種風格的基色。沒有底氣的人一穿上便被無情地淹沒在層層疊疊的色彩和錯覺中。

布拉格聖維特大教堂銅雕01 

波希米亞,逃不了一條打滿粗褶細褶的長裙,它可以是純棉的、粗麻的、砂洗重磅真絲的,可以是鏤空設計的、綴滿波希米亞式繡花的、加上婀娜的荷葉邊的、垂垂吊吊滿是流蘇的,可以是佈滿無規則圖案的、用其他風格面料拼鑲的……總之它是繁複的、奢華的,無時不刻在昭示著自己獨特的,它讓穿上它的女人刹時間變成超凡脫俗並蔑視一切。

如果還要披上外套,那最好是一件收腰收得恰到好處的長大衣,昂貴的羊絨當然是第一選擇,退而求其次便是精紡亞麻,加一條粗獷而帥氣的腰帶,將硬朗與柔美完美地結合起來。

還有飾品,不能不提的波希米亞飾物,要做個地道的波希米亞女郎,你最好不要放過身體上任何能披掛首飾的部位,手腕上、腳踝上、頸前、腰間,還有耳朵、指尖,別人戴一串,你戴三串,別人掛細的,你就掛粗的,這兩年瘋狂流行的藏飾被波希米亞女郎們引為至寶,那些發黑的銀器、天然的或染色的石頭,哪管它重不重、貴不貴,統統往身上手上套了再說。點煙時、端起大紮啤酒時,一定要讓連著戒指與手鐲的鏈子斜斜垂下,勾著人的眼光晃啊晃;走動間,一定要渾身上下泠泠作響。

布拉格城堡山黃金巷01 

在如今的時裝界甚至整個時尚界中,波希米亞風格代表著一種前所未有的浪漫化,民俗化,自由化。濃烈的色彩、繁複的設計,會帶給人強勁的視覺衝擊和神秘氣氛—實際也是對這兩年簡約風格的最大衝擊。再複雜的情緒,在這個時尚的時代都能用感性的服飾演繹出來,波希米亞落實在女人身上,便成了一種奢華的另類、個性的高貴

Boho chic』則是最新提出的流行字眼,是指融合波希米亞(Bohemia)與70年代的嬉皮(Hippie)並具女性化的時尚風格。Boho chic 大約在2000年出現,流行的高峰期則是在2004-05年之間,演出縱情女郎(Factory girl)的英國女星Sienna Miller則是Boho Chic的代表人物。

城堡山俯瞰布拉格02

阿祿仔子渴望一探波希米亞超過二十年了,二十年來不斷透過昆德拉與赫拉巴爾的文字、梅塔納德佛札克的音樂、伊利曼佐及薇拉齊蒂洛娃的電影,想要了解她。2009年底,阿祿仔子終於踏上了波希米亞土地,面對這陌生的情人反而有點近鄉情怯,就在見面後的下一秒,阿祿仔子已經明白體認到冤家路窄,命中註定還會跟波希米亞繼續糾纏幾個二十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Chen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