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記

Fans' chasing

 追星記(一)、大師眼中的幾個大師

2002年11月12日中研院以替楊振寧八十大壽慶祝為由在台大第二學生活動中心舉辦演講,楊振寧談『我所認識的物理學家』。

 楊振寧1  

一開始楊振寧播放了一段自己拍的家庭電影,是1972年在義大利Trieste的一次國際會議大聚會,果然星光閃閃。楊振寧認為影響20世紀最重要的物理理論都在世紀初提出—1905狹義相對論、1915廣義相對論、1913-1927量子力學。英雄好漢集中在這個時期出現不是偶然,因為他們抓住了時代演進的機會。

 包立  

Pauli(1900-1954),1924年提出包立不相容原理。數學能力超強的他,1925解出氫原子光譜,治學嚴謹,人稱物理學的良心,學術討論上質疑講者頗不客氣。楊振寧剛畢業開始研究時,老闆(指導教授費米)幫他辦個小型學術研討會,楊振寧在黑板上第一條公式都還沒寫完,包立就問他公式中係數B的質量多少?楊振寧說他還沒研究清楚,接著繼續寫黑板。包立沒就此打住,在台下仍然不客氣追問係數B的質量多少?楊振寧氣得走下台坐在第一排椅子不說話。幾分鐘後老闆出面打圓場,研討會才接著辦完。後來楊振寧有機會去找包立,包立告訴他在這問題『你沒有逃避的餘地』,楊振寧後來針對包立的質疑處下工夫,結果寫出一生中最重要的學術論文。包立晚年有情緒上的困擾,四處找人傾訴:『年輕時,我以為自己是一個革命者...結果別人解決問題了,我只是一個學者(阿祿仔子認為其實蓋棺論定的結果,包立已青史留名)。』楊振寧認為包立在1953年討論對稱的研討會中所做的發言,已經有規範場的概念。

 費米  

Fermi(1901-1954),Solidity,做人和做學問都堅實穩重,是楊振寧的老師。楊振寧佩服費米在選題、選方法、和全心注意解決問題的態度,是最後一個通吃理論和實驗物理的大師,之後的物理學已經變得很複雜。

 海森堡  

Heisenberg(1901-1976),1925創建量子矩陣力學,1927年提出海森堡測不準原理。天生超強的物理感覺,Deep insight,博士論文寫亂流,畢業後轉向量子力學,熟悉奇異實驗,善於開闢未成熟思想,獨創性強,但正確與錯誤的方向糾纏。

 狄拉克  

Dirac(1902-1984),1930年提出正電子理論(1932年才發現正電子)。狄拉克論文都像神來之筆、清楚、沒有淬滓。形容做學問如爬山:『我想爬某個山峰,但到處是霧....途中發現大石頭...我現在知道我在什麼地方了,我必須爬近那塊大石頭,然後就知道該如何前進了。』

 泰勒  

Teller(1908-2003演講時尚在世),專長是將量子力學應用在物理化學,對於對稱、群論有涉獵,強調物理要有直覺感覺而不只是公式感覺。不怕講錯話,上課常講錯掛黑板,被學生形容為教學能力糟得可怕,但楊振寧很喜歡上他的課:學習他方向走錯時,要注意什麼、忽略什麼的思想方法。車禍跛腳的泰勒被庫柏立克拍的『奇愛博士』影射為科學怪物,一方面他是美國氫彈之父,更重要的是他在國會作證時講錯話。有關被問到歐本海默是否有國家安全的問題,泰勒說:『不認為他有國家安全的疑慮,但對他某些決策不理解,如果他不擔任國防相關決策,我會覺得安全一點....』

 愛因斯坦  

Einstein(1879-1955),專長是電動力學與統計力學。楊振寧和李政道研究相變時(算是統計力學一支),愛因斯坦有興趣請他們前往討論,楊振寧說愛因斯坦聲音低沉緩慢,話中英文夾雜德文,不易理解。一般人認為愛因斯坦對塵世太天真,楊振寧認為其實他對人理解透徹,愛因斯坦曾對他神經衰弱的二兒子說:『大海有時平靜友善,有時洶湧險惡,他是水做的但要注意我們人都是水做的。(阿祿仔子認為以流體黏度作為博士論文的愛因斯坦似乎對他大兒子走水利『工程』有點不削,課堂上老師的說法是:愛因斯坦覺得流體實在太難了)

 波耳  

Bohr(1885-1962),丹麥人,1913年提出氫原子模型。與包立專長的數學和海森堡專長的物理感覺不同的是:波爾哲學超強。一次有人發現他在門上掛著馬蹄鐵,問他也迷信這玩意嗎?波爾說:『我不相信馬蹄鐵能帶來幸運,但他們說即使對不相信的人還是有用的。』

 薛丁格    

Schrodinger(1887-1961),之所以二戰時沒有移居美國,據說是30年代訪問普林斯頓時,薛丁格和妻子、情婦3人住在一起,這在狹小保守的普林斯頓引來紛紛議論,薛丁格因此對美國起肚楠。薛丁格一生不同階段有許多情婦,他認為男人和女人很不一樣:男人是紫色,女人是紅色,是光譜的兩極,但是你知道:紫色是離不開紅色的,所以男人的創作靈感必須從女人身上得到。薛丁格所有的情婦後來都被考證出來,除了1925年陪他到瑞士度假的那位仍是謎,1925年薛丁格在瑞士度假期間寫出以他為名的量子波動力學方程式。(同學鄭翰說:凡走過必留痕跡,考據不出大概就是沒有此情婦存在,所以能有所成。本演講結束三年之後,82歲的楊振寧娶了28歲的翁帆在保守的中國也引來紛紛議論,想必楊振寧對人言可畏也是起肚楠,對於紫色離不開紅色或許有更深一層的體會。)

 楊振寧2  

聽眾問到物理、數學、哲學之間的關係,楊振寧說:『19世紀前的物理學受哲學影響比較大,目前影響越來越淡,甚至是物理學發展影響哲學。這裡說的哲學是指哲學家的哲學,至於物理工作者的哲學,對學術成功有決定性的影響,是戰略性的看法....』

 

2002/11/12阿祿仔子聽演講筆記摘要

 

 

追星記(二)、絕代風華的社會學大師

2002年4月16日阿祿仔子去聽Giddens演講,第一場底下一堆高官。

 紀登斯1 

紀登斯2  

紀登斯3   

沒什麼新的東東,我畢竟比較喜歡他講自我認同和親密關係。

拿了十幾本他的書找他簽名,他看到『社會學三大家』,興奮地說:這是我第一本書。

是啊,發表於我誕生時,那年他才33歲。

紀登斯4   

2002年4月17日下午3點又是Giddens另一場演講,要去朝聖了。

 紀登斯5  

紀登斯6  

紀登斯7  

第二場有很多學生,看來紀老還真是絕代風華....

阿祿仔子 Wednesday, April 17, 2002

紀登斯

轉貼中時紀錄的演講全文(Q/A沒紀錄很可惜)..

2002.04.17  中國時報
全球化勢所必然但不能失控
編按:

倫敦政經學院院長、「第三條路」理論大師安東尼紀登斯十六日在國科會、台灣大學與中國時報聯合主辦的「全球化的進程及其後果」演說中,對全球化與現代知識經濟和資訊科技時代,以及社會演變,發表精闢省思,吸引近八百名聽眾前往聆聽,場面熱絡踴躍。

紀登斯在其演說中,特別強調全球化的趨勢與必然性。但同時也呼籲在全球化時代中,一切必須遵守控制與進程,不能產生失控的現象。

以下為紀登斯演講的大要,由江靜玲、張春華紀錄整理。

有關全球化的辯論,依我看來,是今日社會科學最重要的辯論。而你在學院外面看到針對全球化的抗議者,也說明了這辯論已超出了學術界。許多人都問,為什麼這辯論如此重要?主要是由於它討論對二十一世紀形態的假設,討論是什麼動力在推動全球社會,也討論我們應該以什麼實際政策來回應這種動態力量。

全球化辯論 分為兩階段

而全球化的辯論之所以重大,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全球化的例子。過去幾年,我去過許多國家,沒有一個國家不曾熱烈辯論全球化問題。而我們如何去設定這個辯論的框架,要先去看歷史中,全球化是如何開始的。這個歷史頗令人驚歎。而現在大家都已經十分熟悉全球化了。我曾到大學裡去,總是有許多人敦促著希望我對全球化提出看法,這在十五年前是不會發生的。十五年前,我曾經寫過一本有關現代性的結果的書,使用了全球化這個詞彙,但在那時候並沒有什麼人使用這詞,大部份人都是用「國際化」。因此,只有十五年這樣短的時間,全球化的概念已經由學術界到新聞界,甚至貿易界,更引起了相當的爭論。   

我認為全球化的辯論有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由十五年前開始的,一直到七、八年前。全球化的辯論這時是以學術界為主,在學院與知識份子中進行。辯論的重點在於到底有沒有全球化?而全球化的概念是否在現實上發生?在第一階段人們開始討論全球化的衝擊時,許多人也批評這整個概念,他們認為這整個概念出現,並不能反應現實世界。因此在這個階段,人們使用全球化時,會將其冠以括號,以示懷疑。對全球化的批評也認為現實上並沒有如此巨大的改變,「全球化」是虛構的,是為了經濟或政治的目的。

全球化面貌 已產生劇變

對全球化的批評指出,如果你回頭看一百年前的十九世紀末期,當時就已有開放市場,也有相當的貿易與商品,甚至全球性的金融交易,與大量的人口遷移。在那個時期,人們甚至不需要護照。所以批評者指出,全球化有什麼新鮮?這個在二十世紀末發生的事,在十九世紀末已經發生了。

而這個爭論在學術界引起了許多的研究與討論。從這些研究的結果,我要指出,全球化辯論的第一階段已經獲得結論而結束了。我們的這個時代不僅與十九世紀末不同,也與其他任何時期不同,這些研究揭露了今日的全球化更為密集,更為全面,更為機動與快速,特別是科技的生產更是早期所沒有的。今日的全球化在許多面貌上都與以往不同,因為是更深刻與根本的改變。而大部份參與辯論的學者都同意這個結論。當然,你也可以說十九世紀末是第一次的全球化,而現在是第二時期的全球化,現在的全球化比起第一次,對我們生活有更深刻的衝擊。

純經濟解讀 是一種誤解

有關全球化辯論的第二個階段,是這些辯論已經不僅止於在校園與學界人士,而是轉到了街頭。全球化的辯論已經在世界上激起了大量的抗議,像我剛進來的時候,也看到有一小群人在抗議,正如世界其他都市的二十萬人或更多人抗議全球化後果一樣,具有象徵意義。從WTO在西雅圖的會議以來,不同的都市,如布拉格、日內瓦、熱那亞、倫敦、布宜諾斯艾利斯等都有大量的遊行,抗議全球化。而這些抗議活動也同時提升,稱為反全球化運動。

因此,有關全球化辯論的第二個階段,已不是全球化是否實存的問題,而是全球化的後果的問題。而反全球化的人士,認為全球化是一種毀滅的現象,摧毀了一些人所握有的基本價值。所以檢視反全球化運動是很重要的,我在待會兒會說明。

現在,我要再談談全球化的概念。因為許多反全球化運動者,以及許多支持全球化者;那些坐在世界銀行或國際貨幣基金冷氣房裡的人,以及那些街頭抗議的人,兩方都誤解了全球化。主要原因是兩邊的人都傾向將全球化當成是一種經濟現象,而把全球化當成市場的擴張;對全球經濟的日漸整合,世界經濟走向自由貿易,及世界金融對國家的影響等,兩邊的人士都採取比較狹窄的觀點,也是非社會學的觀點。

我將以一個社會學者的觀點來看全球化是什麼。

市場衝擊下 確影響全球

全球化在過去二十、三十年由於全球經濟整合而加快,這是確實的,特別是一九八九年冷戰結束後,未曾出現過的全球單一市場出現了;更重要的,那些反全球化或支持全球化的人都說得對,金融市場在這過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金融市場以令人驚訝的速度與密度對世界經濟產生衝擊。看看現今貨幣市場,二十五年前,每天只有數億美元的交易量,現在每天的交易量有二兆之多。而這也是第一次金融市場建立在二十四小時運作的基礎上,現在跨越全球,都有二十四小時運作的金融市場。全球經濟整合與金融市場的角色,都是全球化中很重要的面向,但是,它們並不等同於全球化。

全球化對我而言,最重要的還不在經濟的影響,而是全球化所造成的資訊化革命。這是我的論辯中最重要的一項。資訊化的改變徹底且深層改變我們存在的世界,在這後面當然還有經濟變革,因為若無經濟不可能會有資訊的研發注入。

衛星上太空 改變全世界

我想我們可以給予全球時代的來臨一個時間,我們可以把這個時間訂定在一九七一年,當全球第一個資訊衛星送達並建立在地球之上,在當時是以經濟為基礎的,從此,我們可以由世界的這端和世界的另一端透過新的聯繫方式來聯絡。整個世界在一夕間變成可以互見互看,這個世界成為一個不同的世界。資訊改變了個人的生活,也改變了組織結構。我認為,如果沒有這項資訊革命,過去二十年,我們可能不會有前蘇聯的改變,不會有南非種族隔離的終結,可能也不會有台灣新興民主的發生。蘇聯由一個中央集權的經濟和政府,在一夕間發生改變,過去那種完全封鎖的環境是不可能再存在了。由一九七○年開始的全球資訊的改革,造成了全球經濟和民主的變革,這也使得許多事情發生,它使東歐的轉型,幾乎是在沒有暴力的情況下發生,它終結了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也促成中國大陸的變化。全球化是政治的、文化的、社會的,全球化同時還改變了全世界的主權觀和國家的本質。為什麼會如此呢?因為全球化不是一項單一的進程,更不是一個獨一的對話。全球化顯然剝奪了一些國家中傳統的主權,例如一些經濟力量。某些原有的中央集中的經濟權,如今一定要受到某種全球經濟的影響。但這不表示全球化就是降低主權力量而已,全球化也有提升力量的時候,例如,全球化使得一些地方的經濟因而增強,地方的文化和政治也都增強了。若你要問目前為何全球各地的地方自治實力好像不斷在增進中,那麼,你必須要將此與全球化結合在一起。從魁北克到喀什米爾,因為重新升起的地方定位問題,因而也帶動了對傳統國家定義的考量。

如果全球化可以提升和降低政治文化經濟的情勢,那麼,全球化同樣的也可以左右移動地方上的文化和政治情況,尤其是在鄰國的邊界附近。以歐洲為例,我們看到西班牙北部的卡薩隆尼亞,該區域是西班牙的一部分,但在經濟上,卻深受南法的影響,整體而言,更受到歐盟的廣泛影響,所以卡薩隆尼亞雖是西班牙的領土,但其在文化經濟上卻深受其鄰國影響。實際上,大部分的大城市,如倫敦、紐約、法蘭克福等,也都不再是原來的城市風貌了,這些城市也逐漸而且愈來愈受到全球化的影響。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全球化對世界和國家的影響,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就表示,如今國家對解決大問題已顯得過於渺小,但對解決小問題又顯得過大。

全球化型態 隨國情變化

在我的論辯中,全球化是相互比較矛盾而非單一方向的。此外,便是全球化在世界各個地方有不同的型態存在。在特別的地方,特別的區域,全球化會以不同的風貌呈現。在我的觀點中還有一點十分重要的,便是在政治的辯論中,一味認定全球化是一項對外的事態,是不正確的。全球化是一個不分內部或外部的形式,全球化是無大小之分的,每天你在家裡打開電視機時,你便已進入全球化的一部分,同樣的,你打開電腦和網際網路時,也是進行全球化的動作。即使是在很貧窮的國家裡,當人們打開電視,甚至收音機時,也是全球化的動作之一。所以全球化是有兩種階段的,可以是大的組織結構單位,如國家政府,但也可以小至個人的心靈和日常生活。這個原因是我們的生活接觸和溝通比從前更快速便捷之故,而個人的生活作息也因此有了重大的改變,如女人的生活和地位,個人的親密關係和決定常常也可能會與全球化的變革產生聯結,女性的角色也因為全球化而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女性不只在職場上發生改變,在傳統家庭中也發生了角色和決定性的變化。這是真正的全球性革命。家庭的結構改變了,生育率即是其中之一,許多國家由於生育率的改變,甚至引發嚴重問題。在歐盟國家中平均生育率只有百分之一點七,這已使得世界人只的均衡發生重大問題。女性在歐盟國家的自主性愈來愈高;已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女性表示不願意生育,大部分人寧可選擇職業。

相互依存性 更顯得密切

若要給予全球化一個簡單的定義,那便是全球化使這個世界的相互依存性變得更高。許多住在百里千里之外的人現在都可以立即聯絡到彼此。全球化代表的不僅是經濟而已,而且還有文化社會的面向。我們居住在一個全球化的多元秩序中,這是從前所沒有發生過的,可能也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這絕不是一個單方的行進過程,這是多方聯繫的結果,包括大家面對許多困難和需求的一種結果。然而,這一切在過去二十年到三十年來使得全球的關係相互依存性更高。如果我們看美國的九一一事件,我們會發現世界上的媒體有多麼的快速,而媒體與我們的生活關係又是如何的緊密。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那些採取行動的人們是如何運用資訊的全球傳送,來進行攻擊外的散佈計畫,他們先攻擊象徵美國的世界貿易大樓,他們攻擊五角大廈,接著可能是白宮,這個過程予人的感覺幾乎是計畫攻擊的人同時也了解到世界媒體在親密相互依存的快速傳播下,可以產生另一番戲劇化的效果,而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或許超過一億的人口可以透過全球化下媒體的傳送同步看到這項攻擊行動。這可以說是現代全球化下的一項戲劇但卻真實的事件。

正反觀點者 不宜太簡化

全球化增加了世界的相互依存性,但同時也以不同的形態呈現出相互依存關係。由社會學的定義觀之,是使我們社會的基本系統和組織單位發生改變,空間、距離和時間都發生了改變,也進而使得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結構發生基本變革和衝擊。

在討論全球化的過程中,無論是主張或反對全球化者,在我認為都不宜過於簡化。我們必須說什麼樣的全球化是被認為有利益的,什麼樣的全球化的角度又是危險的,無助益的,是法西斯主義的。你不可以只是很簡單的說全球化。

到底什麼是反全球化運動的本質,我們必須了解這點是很重要的。從社會學的角度看來,反全球化運動其實是全球化的一部分,而非置身於全球化之外,大部分反全球化的人也同樣使用科技資訊產品,他們也用電腦;也用網路,也用這些方法來推動所謂的反全球化,這是令人想來很可笑的情況和事實。這的確令人很驚異,但也證明反全球化運動本身,其實是與全球化融合在一起,根本無法超然置身事外的。

反全球運動 多持和平論

其次,我們必須十分留意觀察那些所謂的反全球化的人或組織,他們的基本目的其實是在於保護作用的,保護某些或某種合於特定的目標與方向,這些組織像是非政府組織(NGO),以及綠色和平和慈善機構Oxfound等。我們在許多反全球化運動中看到的激進行為,其中包括許多少數團體或個人,如一些無政府主義者,或反資本主義者,像是在西雅圖發生的反全球化運動產生的暴力行動,其實都只是反全球化運動中冰山表層的一小撮人而已。而大部分參與反全球化運動的人都是希望採取和平方式的。全球化的過程必須是可以控制的,是可以保護弱小國家和族群的,是可以共同分享人類利益和價值的。如果我們再來觀察一下NGO的情況,會發現在一九七○年代時,NGO的數量只有數百,但到今天則已有三萬,所以可以了解,激進反全球化運動份子只是少數分子而已。

同樣的,也有人說,全球化是富裕國家的權利,非世界大部分人的東西,是美國和西方主要國家主導的東西與活動。剛才我進入這個演講會場時,聽到有人在叫喊「帝國主義」,這或許是真的,但也非完全的事實。

對我而言,全球化並不是帝國主義產物,更不是所謂的美國帝國主義。毫無疑問的,美國是目前全球文化經濟和軍事最強大的國家,美國主導世界上的主要組織,自然在世界上有絕對的影響力,但全球化與美國的強大並不能與全球化完全混為一談。我們要了解,全球化應該是更開放,更多元化的。

社會多元化 並非美國化

我們或許看到美國在文化上的主導,大家開GM的車子,喝百事可樂,但這也只是一部分現象而已,而非全貌。我再強調,全球化應是更多樣性、多元化的,它能使原有的地方文化更多元、更多變。以我的國家英國為例,與三十年前相較,我們現在有英格蘭國會、威爾斯議會,還有北愛爾蘭議會,但整個國體卻更團結。在全球化下,英國的社會也遠比從前有更多的種族和移民,社會遠比過去多元複雜,但這並不是美國化。

如果再看地緣政治。地緣政治上,在蘇聯崩解之後,美國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它並不是世上唯一的強權。地緣政治上,第一次美國與西方要面對其他的強權中心,而這是全球化的原因。我在來台的途中,在香港讀到一篇文章,是中國領導階層的一篇演講,主題是現今多數的地緣政治的興起,這些是在美國或西方的軌道之外,也愈形重要。所以歐盟的存在,逐漸擺脫美國的影響,此外還有中國的興起,與其他地區如拉丁美洲的興起,這些都是權力中心多元化的現象,這雖然並不會改變世界由美國支配的事實。

地緣政治上 無唯一強權

我也認為美國在地緣政治上,沒有世界其他社區的支持,其實很難做一些事。包括美國的領導,布希政府似乎希望回到單邊主義,讓美國回到以往的影響力,不過這是行不通的,應回到多邊主義。而在經濟上,美國確實支配了世界經濟,台灣經濟若要走向榮景,要靠美國經濟好轉,美國經濟是世界經濟的動力,這是無需爭論的。但是,美國經濟控制了世界經濟嗎?我想沒有。全球化使得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控制另一國家的經濟,即使是美國。

其次,抗議者宣稱,企業有太大的權力,或者他們會說市場做了太多民主國家應該做的決定。這些都說對了部份。大企業確實有很大的權力,而這些公司不是美國就是西方的。我們應該重新發現民主政治的力量,一個好的社會不是僅依賴市場力量去做主導,凡事商業化。一個好的民主社會也不是公司可以去買票,或公司可以影響選舉結果。因此反全球化的抗議者,在此有了強烈的政治觀點。我們確實需要進一步對企業權力做規範。

然而去誇大企業權力,是一個基本的錯誤。認為企業正在掌理整個世界,並不確實。國家與其他主導者,當他們合作組織起來,是比企業更有力量。原因之一是國家擁有疆土,而企業並無;國家可以根據法律使個人或集體行動,而企業不能;國家更控制軍隊,因此,國家在某種程度上是要支配企業,我也認為應該如此。

企業的權力 須受到節制

而另外一個限制企業權力的因素,是NGO的興起。全球的NGO密切地監視企業的活動,我想任何公司想要在世上做一些不為人知的事是不可能的。當一個企業做一些違法或不道德的事時,是不可能不受到一些懲罰的,NGO的集會加上消費者對品牌形象的信任,都可以對大企業產生影響。有一個清楚的例子是殼牌石油公司在北海的油田,打算做一個污染海洋的設施,就引起NGO與消費者的強烈抗議。

因此,企業是很有權力的,但是他們不是有完全的權力。貧窮的國家與地區,總是需要企業的投資,從事經濟發展。現在百分之九十五的企業都在工業國家之間生產、貿易,問題是如何讓企業去投資這些貧窮國家。最後,上一個世紀,國家過去要對屠殺成千上萬的人民負責,但是企業從未有如此的權力。

我們活在一個區分為富有與貧窮的國家,這種區分,在道德上是完全不能被接受的。而反全球化運動在促進國家持續反對這種狀態上,做了重要的貢獻。反全球化運動者的理由是,全球化的結果使得這種經濟上的貧富差距加大。事實是如此嗎?在學術上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辯論,而逐漸形成的結論是否定的,而且可能剛好減少這種差距。最近研究經濟差距的著作認為,一八九五年到一九九五年之間,經濟差距確實增加,然而,到了一九七○年代末期,就慢慢的減少。如果考慮到人權,婦女權益與民主等,在過去二、三十年都有成長,應該是不平等的減少。而問題應該是在區域的差異,有些地區甚至比以前更為不平等。非州一些地區就是著例。

拉近差距性 應走的方向

貧窮確實是一大問題,而消除貧窮的方法是要有政府的積極參與。對這個問題最好說法的是曾經擔任國際貨幣基金副總裁的史地格利茲,他說,經濟發展與克服貧窮沒有國家政府,是不成的。我認為這是正確的,東亞國家的發展經驗可以說明。總之,我們必須面對全球化,這一點反全球化運動者是對的,我們不能活在一個失控的世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Chen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